

【智网文摘】迈向高新技术企业:古巴同位素中心持续攻关新药研发
2025-04-10
20250410
来自古巴格拉玛报(Granma)科学栏目的报道:
作为古巴最为复杂的放射性设施之一,同属科学、技术与环境部旗下的国家核能与先进技术署的同位素中心(Centis),今年迎来了成立30周年纪念。
该机构于1995年12月正式启用,自成立之初,便肩负起为古巴核医学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重任,同时也积极参与国内生物技术产业开发的新型药物的验证工作。
为了深入了解同位素中心的科研成果及其当前面临的挑战,《格拉玛报》专访了该中心主任、核化工工程师及放射化学硕士雷内·雷瓦·蒙塔尼亚(René Leyva Montaña)。他所在的中心位于马亚贝克省圣何塞-德拉哈斯市。
Q:30年前,是什么促成了同位素中心的诞生?
A:上世纪80年代,在多家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的机构基础上,我们启动了建设工作。这一时期正值哈瓦那西部科学园区起步,同时也启动了放射性药物生产以及分子标记技术的研发。不久之后,实践证明,有必要设立一个涵盖研发—生产—商业化完整周期的专业中心,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相关需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决定兴建同位素中心,并得到了国家最高领导层的大力支持,即便当时正处于“特殊时期”最为困难的阶段。
Q:中心的主要工作方向有哪些?
A:在初期阶段,我们的主打产品是用于诊断的锝-99m放射性药物,同时也包括用于肿瘤治疗的碘-131和磷-32药物。
与此同时,我们还生产用于放射免疫分析、激素研究和临床诊断的试剂盒,并建立了为生物医学研究提供分子标记服务的体系。
其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是,我们参与了人源化单克隆抗体hR3(即尼莫妥单抗)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研究。该抗体由古巴分子免疫中心开发,如今已成为古巴生物技术用于癌症治疗的代表性成果之一。
此外,我们还制定了“放射性”这一量值的国家计量标准,使得医院中的活度计校准服务成为可能,这对于保障核医学应用的安全至关重要不得不提的是,2013年我们成立了生物医学服务部,在古巴多种新药的临床试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包括多糖醇(俗称ppg)以及Neuroepo——一种新型重组人促红素制剂,目前已获准用于轻度和中度阿尔茨海默病的条件注册。
目前,我们的核心工作仍是围绕非传染性主要疾病的核医学诊断和治疗药物的研发与生产,这些疾病是古巴人群中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我们的科研活动同时也推动了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的建设,确保相关目标的实现。
在国际合作方面,我们参与了多个项目,例如: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合作的“增强放射性药物生产与临床应用能力,以实现个性化治疗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项目,以及“在古巴生产治疗-诊断一体化(theranostic)放射性药物”,这类药物主要用于肿瘤核医学。
我们还参与开发新型冷冻干燥试剂盒,用于标记肽类分子(以锝-99m为标记),目标是生产用于诊断急性感染和前列腺癌的放射性药物。
在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我们正参与一系列重要课题,包括:由古巴神经科学中心牵头,开发用于早期影像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新产品;研发纳米平台,利用中子俘获技术治疗脑部恶性肿瘤;提升出口能力;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肾脏超声和放射性肾图,实现对儿科患者尿路阻塞的早期检测等。
目前,中心的产品线涵盖古巴核医学领域最常用的11种放射性药物,均已获得卫生注册证书,可满足全国60%至80%的需求。同时,我们仍在提供多个高水平的科技服务。
正如雷内·雷瓦·蒙塔尼亚强调的那样,在当前复杂的经济与金融环境下,中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转型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生产可持续化,扩大与生物制药集团BioCubaFarma的合作,提升出口创收能力,并在拉美地区放射性药物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背景资料:
l同位素中心为医院系统(包括儿科医院)转诊的患者提供专业的超声和核医学影像诊断服务。
l中心设有一个用于检测血清中激素水平的集中实验室,采用放射性诊断方法进行分析。
l目前,中心共有120名工作人员,其中包括6名科学博士、12名硕士、4名正高级研究员、3名副高级研究员以及1名助理研究员。
编辑:杨阳
校对:陈亭羽
本文使用ChatGPT 辅助翻译,内容服务于中拉科技互鉴,不代表平台观点,如有疏漏,欢迎指正。